“着力防控债务风险”首次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六大任务之一,城投债则在地方债务风险中首当其冲,明年城投债市场注定将生活在“聚光灯”下。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,城投债市场也将迎来自身的变革:一是着力防控债务风险下地方政府能否摆脱刚性兜底;二是“市政债”如若推出城投债将走向何方。2014年城投债市场的变革值得期待。
系统性风险无虞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防控债务风险列入六大任务之一,当前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悬而不出,叠加明年城投债将迎来首个偿债高峰,加剧了市场对于债务违约风险的担忧,但我们认为对明年城投债市场爆发系统性风险无需过度担忧。一方面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基础。另一方面,明年到期的城投债中接近90%为省及省会(单列市)城投,整体信用资质相对较好。
系统性风险无虞,并不意味着所有城投债都没有风险,地方政府能否摆脱刚性兑付将是明年城投债市场的变革之一。我们以省为单位统计了存量城投债余额与各地财政收入情况,发现目前青海省的债券余额已经超过其2012年的财政收入,财政收入超过债券余额1000亿元以上的仅有广东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苏等8个省或直辖市,建议投资者关注山东、广东、上海、江苏等地区城投债,对青海、甘肃、新疆等地区城投债则需谨慎。
市政债预计平流缓进
市政债预计将是明年城投债市场最能看得见的变革之一,初期预计平流缓进。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,源自于缺乏约束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有效机制,举债不规范、不透明。市政债的推出将成为化解这一风险的长效机制。目前市政债最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,正式推出需在法律修订之后,明年市政债发行预计将平流缓进,首先在小范围内开展试点,尚难撼动城投债在地方政府融资中的地位。
单纯的市政债并不能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,化解风险更为关键的是其背后一系列的制度保障,包括“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”、“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”、“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”。这些制度完善的过程实际也有助于城投债信用风险的防控,当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公开透明时,投资者也将做出理性的选择。
城镇化下供给难降 需求变数增加
在城镇化大背景下,明年城投债供给难以明显下降。今年城投债供给受到企业债发行自查的影响与去年基本持平在9300亿元左右,部分需求尚未在年内得到满足,需要在明年释放。此外,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,“要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”,对于城镇化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资金的地方政府而言,市政债“远水”难解近渴,城投债依旧是当前最主要的替代品之一。
城投债需求最大的变数可能来自于银行。一方面,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下负债成本的上升,引发了银行大类资产配置的主动调整,债券比重面临下降的威胁;另一方面,资本消耗在商业银行投资决策中权重明显上升。100%计入资本消耗的城投债单纯依靠高收益对银行的吸引力下降,整体而言明年城投债的需求变数较大。
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,2014年将以防风险为主基调,城头债投资应“稳”字当头,选好投资标的,在规避信用风险之后再从市场变化中博取交易收益。